【海工·學術講座】城堡狀牡蠣礁消浪特性研究

文章作者:方慶賀發(fā)布時間:2024-12-20瀏覽次數(shù):86

報告主題城堡狀牡蠣礁消浪特性研究

主講專家陶愛峰教授

人:方慶賀教授

報告時間2024年12月25日 10:00

報告地點研究院1號樓 中廳606

報告摘要:牡蠣礁是一種典型的海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具有消浪弱流、減緩岸線侵蝕等功能,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也將牡蠣礁作為一種基于自然的海岸防護措施。由于牡蠣礁獨特的空間結(jié)構(gòu)、豐富的空隙和粗糙的表面,需要對其消浪特性、布局方式和消浪機理開展深入研究,為牡蠣礁減災能力評估和優(yōu)化布局提供依據(jù)。本研究通過物理模型試驗研究了緊密排列的城堡狀牡蠣礁消浪特性,定量揭示了有無牡蠣對城堡狀牡蠣礁消浪效果的影響。在此基礎上,提出了布拉格共振排列的城堡狀牡蠣礁優(yōu)化布局方法,嘗試解決適合牡蠣生長且提升消浪效果的難題。

專家介紹:河海大學教授,博導,國家一流課程負責人,國家級虛擬教研室負責人,江蘇省青藍工程優(yōu)秀教學團隊負責人。河海大學理學學士、工學博士,曾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(MIT)做博士后和高級研修學者,到國家海洋局、自然資源部掛職。主要圍繞海岸防災減災與保護修復等開展教學和研究工作,主持重點研發(fā)課題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20余項,獲省部級教學及科研獎勵10項,發(fā)表論文80余篇。擔任中國太平洋學會藍色海灣研究分會副主任委員、中國海洋學會減災分會委員、國家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技術跟蹤組專家、國際航運協(xié)會成員、《海洋技術學報》編委等。


首頁  學術講座

關閉